2025年元宵节,85岁的牟其中颤颤巍巍地站在某企业年会舞台上,头顶微秃、老年斑清晰可见,却仍以沙哑的嗓音宣讲创业课程。这一幕,让无数人既心酸又震撼——这位曾用罐头换飞机缔造商业神话的中国前首富,在经历三次牢狱之灾后,依然以耄耋之躯冲在创业一线。他的故事,早已超越个人沉浮,成为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民营经济发展的鲜活注脚。
一、大起大落:从“首富”到“首骗”的商界孤胆
牟其中的一生犹如过山车:
三次入狱,三次重生:
1974年因政治言论被判死刑,1979年平反出狱;1983年因“投机倒把”入狱11个月;1999年因信用证诈骗案被判无期徒刑,2016年76岁时获释。铁窗生涯累计长达23年,却始终未能浇灭他的创业热血。
传奇商战,震惊世界:
1989年用500车皮罐头从苏联换回4架图-154飞机,净赚1.6亿元(相当于当时北京300套四合院的价值),被《福布斯》列为1994年中国内地首富。他提出的“开发满洲里”“炸开喜马拉雅山引暖流”等宏大构想,虽未实现却彰显了第一代企业家的狂想特质。
二、暮年突围:从实体之王到知识布道者
2016年出狱后,牟其中选择了一条与过往截然不同的创业路径:
转型知识付费:推出64节商业课程,以288元低价传授毕生经验,通过抖音、B站等平台触达95后创业者,单月吸粉超2万。课程内容涵盖“跨区域套利思维”“政策红利捕捉”等改革开放初期的实战智慧,被年轻学员称为“商业底层逻辑教科书”。
构建创业生态:成立“南德试验”平台,承诺为优质项目提供100万启动资金,并在北京高校设立创业孵化中心,试图将个人经验转化为群体创新动能。
这场转型背后,是牟其中对时代的深刻认知:“市场经济初期靠信息差套利,新时代要靠认知差突围。”
展开全文
三、争议与启示:一个时代的两面镜子
牟其中的坚守引发两极评价:
精神图腾派:支持者视其为“中国版褚时健”,认为其85岁仍授课、直播、对接资源的拼搏精神,打破了“退休即退出”的年龄偏见。正如他在课程中所说:“商人的战场永远在市场上,生命不息,创业不止。”
现实批判派:反对者指出其商业模式已落后于数字经济时代,288元课程被质疑“贩卖过时经验”;更有声音认为,频繁与网红合作营销的姿态,消解了昔日的“首富光环”。
但不可否认的是,他的存在本身已成为一种象征:
改革开放的活化石:从计划经济末期的“投机倒把”到市场经济初期的“政策套利”,再到新时代的“知识变现”,他的三次创业恰好对应中国民营经济转型的三重阶段。
企业家精神的极端样本:在狱中研读《资本论》、出狱后72小时即重启创业的执念,展现了第一代企业家“向死而生”的强悍生命力。
四、商业不死鸟的当代价值
牟其中的故事对当下创业者有三重启示:
1. 风险与机遇的辩证:
他因冒险精神登顶首富,也因越界操作锒铛入狱,提醒创业者须在“胆识”与“合规”间找到平衡。
2. 代际经验的传承:
将改革开放初期的“套利思维”转化为知识产品,为年轻创业者提供历史维度的方法论参考。
3. 年龄焦虑的解药:
用85岁的创业实践证明:商业生命力的核心不在体力,而在持续进化的认知能力。
结 语
当牟其中佝偻着背在直播间讲解“如何用罐头换飞机”时,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个老人的倔强,更是一部行走的中国商业进化史。他的存在,让“永不言弃”不再是鸡汤口号,而是用血性与智慧书写的生存哲学。正如网友所言:“你可以不认同他的方式,但必须敬畏他的坚持。”
参考资料
1.网易新闻《前首富牟其中出席活动,85岁高龄仍不忘创业》(2025.02.14)
2.网易新闻《中国前首富牟其中仍在创业路》(2025.02.15)
3.今日头条《辛酸!前首富牟其中85岁坚持创业》(2025.02.14)
4.搜狐新闻《好辛酸!前首富牟其中元宵节仍不忘创业》(2025.02.14)
5.今日头条《85岁商界传奇再出山!》(2025.02.14)
(图片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